飛行員的勵志故事(飛行員的勵志故事有哪些)
July.
7
每到七月七日這一天,刺耳的防空警報都會響徹中華大地,警示飛行員的勵志故事我們每個中國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飛行員的勵志故事!
作者 | 北洋之家
時間回到80年前的武漢,
當一陣刺耳、急迫的空襲警報拉響時,
54架日本軍機
已經逼近城市的上空……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
武漢市民們沒有表現出絲毫恐懼,
人們竟都紛紛走上街頭……
人群中有一個名叫陳難的女子,
她親眼看著自己的哥哥陳懷民
駕著飛機撞向一架日軍飛機,
與之同歸于盡!
英雄隕落,陳懷民年僅二十二歲!
他的母親哭瞎了雙眼,
未婚女友投江殉情,
而妹妹陳難卻選擇給
日軍的妻子寫了一封信!
視頻:周迅讀陳難寫給美惠子的信!
這封信,震驚了二戰時的整個世界!
被翻譯成幾國文字,
刊登在全世界的報紙上!
這是一個極其悲壯的英雄故事,
今天,讓我們致敬
抗戰空軍英烈——陳懷民!
NO.1
投筆從戎
熱血青年報考航校
這就是陳懷民,
因為從小就跟父親習武,
他比一般的高帥富更陽剛帥氣!
陳懷民的父親陳子祥非常了不起,
1902年,陳子祥曾東渡日本,
進入日本著名的士官學校步兵科學習。
陳子祥求學期間,
曾教訓過日本學生坂垣征四郎
讓坂垣的耳朵留下殘疾,
成了“殘耳將軍”。
坂垣征四郎是誰?
他是日本甲級戰犯,
策劃“九·一八”事變的元兇,
炮制偽“滿洲國”的主謀,
后來任侵華“中國派遣軍總司令”,
雙手沾滿了中國人民的鮮血。
1948年被執行死刑!
▲童年陳懷民與父親陳子祥
回國后,陳子祥加入了同盟會,
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奮斗。
在他的教育影響下,
精忠報國的信念早已埋在兒子陳懷民的心中。
對于陳懷民來說,
第一次親身經歷山河破碎之痛
是在1932年初的上海,
那一年,他剛剛16歲。
1932 年1 月28 日,
日軍向駐守上海的國民革命軍發起突襲,
第二天清晨,數十架日軍飛機從航母上起飛,
對上海閘北、南市等地區狂轟濫炸,
十里洋場頓成十里火海。
這一切,都被16歲的陳懷民看在眼里,
心里萌生了飛上藍天、保衛國家的想法!
1932年,國民政府在杭州筧橋成立了
中央航空學校,
以此來培養中國第一代飛行軍官。
而這些年輕人大多是官宦子弟,
作為中國第一代戰斗機飛行員,
他們壯志凌云,飛上藍天抗擊日本侵略者!
1932年,陳懷民報考了中央航空學校。
經過嚴格的選拔和殘酷的訓練,
美國教官這樣評價他:
“陳懷民將來無疑是中國最優秀的飛行員。”
可身處動蕩時代,
陳懷民和他的同學們
學的是如何在每天的訓練和戰斗中,
來培養自己必死的決心。
▲二十二歲的陳懷民
這是一條要么與天空和平相處,
要么將天空作為墓園的不歸路!
1935年底,陳懷民畢業后,
編入中國空軍第4大隊第23中隊,
任少尉飛行員。
NO.2
幾次大難不死的他
選擇撞機與敵同歸于盡
▲劉粹剛(左)、胡荘如及毛瀛初(右)
1937年8月,在杭州筧橋上空,
陳懷民與毛瀛初和戰友們一起,
駕戰機向日軍飛機猛烈開火,
打得敵機難以招架,3架中彈墜毀。
這是陳懷民第一次參加空戰。
1937年9月,30多架日機入侵南京上空。
陳懷民駕駛2405號戰機以一敵四,英勇迎敵。
因油箱起火飛機撞在一棵大樹上,
陳懷民被彈出座艙,
他鼻梁骨折斷,胸部、肩部受傷,血肉模糊。
▲陳懷民
1938年4月10日,山東臺兒莊戰役。
陳懷民飛往山東棗莊上空,
轟炸棗莊中學內的日寇。
返航途中,遭遇敵機17架。
在被重重包圍的情況下,
他第一次駕著飛機奮力向敵機沖撞。
敵機被撞毀,他跳傘后落地,安然無恙……
4 月中旬,陳懷民在歸德上空與敵血戰,
這次戰斗讓他再次遇險負傷。
飛機中彈,陳懷民跳傘,腿部中數彈……
然而,僅僅十來天之后的4.29武漢空戰中,
這位多次英勇作戰、幾次險中求勝的英雄,
再也沒能回來……
4月28日晚,陳懷民回家看父母。
那天,陳懷民跟以往很不一樣,
他似乎預感到什么。
第一次在家人面前欲言又止,留下了眼淚。
他還將自己的
手鏈和航空手套留給妹妹。
▲陳懷民的航空手套
▲陳懷民的手鏈,掛牌上正面是中央航校的校徽,一雙展翅翱翔的翅膀!
臨走出門時,他掏出一塊銀元,對母親魏靜誠說:
“媽,這幾天日軍常來武漢,
我們部隊24小時都處在臨戰狀態,
我隨時都有可能升空作戰。
這塊銀元給你,
你喜歡吃什么東西,自己上街去買。”
父母望著兒子出門的身影,
他們沒有料到,這是生死之別。
當晚,陳懷民在宿舍寫了一篇日記:
“我常與日機在空中作戰。打仗就有犧牲,說不定哪一天,我的飛機被日機擊落,如果真的出現了那種事情,你們不要悲傷,也不要難過。我是為國家和廣大老百姓而死,死得有價值。如果我犧牲了,切望父母節哀,也希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繼續投身抗日,直到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4月29日這天,是日本天皇的生日,
也是日本的天長節,
日軍出動54架飛機空襲武漢,
作為對天皇的生日獻禮!
兩軍對壘,一共近百架飛機在空中纏斗,
這在世界航空史上沒有前例!
那天空戰,陳懷仁的傷還沒有好,
就接到4.29這天要遇到空襲的警報,
他的戰友結婚,
他頂他上了天!
空戰剛開始5分鐘,
陳懷民就將一架日機擊落!
▲這是著名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
在空戰時拍攝的武漢街頭的照片
幾十架敵機來襲,
武漢街頭的人群沒有表現出絲毫恐懼,
看到日本飛機被擊落,
人群發出一陣陣的歡呼!
懷民痛快地擊落1架敵機后,
很快成了眾矢之的,
5架敵機死死咬住他,
將他包圍起來,集中火力猛射。
懷民飛機的油箱中彈起火,操縱不靈,
飛機冒著煙向下栽去。
這時,敵人的子彈也射中了他的胸部。
▲電視劇《東方戰場》再現陳懷民英雄壯舉!
當所有仰望天空的武漢市民為這架飛機揪心的時候,
這里面,就有陳懷民的妹妹和他的家人……
他完全有機會跳傘求生,
但他選擇了與鄧世昌勇撞吉野號一樣的壯舉!
離他最近的一家日本戰機上標著“紅武士”,
在日本,可以稱得上“紅武士”的人并不多,
陳懷民忍著劇痛拉平飛機,加大油門,
倒扣著向上翻轉180度,
朝著敵機狠狠地撞了上去……
▲電視劇《東方戰場》再現陳懷民英雄壯舉!
敵機飛行員做夢也沒想到,
中國的飛行員會殺身成仁。
頃刻間,兩架飛機在空中相撞爆炸,
黑煙紅火,彌漫空中。
懷民被彈出座艙,隨即墜入江底,
飛機殘骸也落入江中。
血灑長空、義薄云天,
這一年陳懷民僅22歲,
他用自己的生命
實現了當初進入航空學校的誓言: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
當與敵人的飛機和戰艦同歸于盡!
▲這樣的校訓,前所未有!
陳懷民的壯舉,更加激發中國空軍的斗志,
一串串槍彈在怒吼中瀉向天空,飛向敵機。
復仇的火光在天空燃燒,
飄落的機片在空中橫飛,
一團團火球閃耀著墜落下來,
武漢上空成了日本空軍的火葬場。
這一場空戰只有短短半個小時
日軍被擊落21架飛機
4·29空戰,
贏得了中國抗戰以來最輝煌的勝利!
NO.3
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
未婚妻為他投江殉情
▲犧牲后,各大報紙報道陳懷民的英雄事跡
陳懷民捐軀報國后,全家陷入了悲痛,
他的母親哭瞎了雙眼。
他的未婚妻投江自殺……
1935年,陳懷民在中央航空學校學習時,
與浙大女學生王璐璐一見鐘情。
那天,陳懷民在籃球場上運球轉身,
健步投籃,颯颯然一個熱血男兒的樣子。
這位銀行家的女兒看在眼里,生出歡喜。
漸漸地,他們相識相戀了。
懷民深知自己身肩的重任,
他與王璐璐約定:
抗戰勝利的那天,他們就結婚!
一天,王璐璐在報上看到陳懷民受傷的消息,
立即請假找懷民,
當看到女友風塵仆仆地出現在自己面前,
他感動得一把抱住了她。
牽著她的手,為她挑了一件印花旗袍:
“我沒給你買過什么像樣的東西,
你把它穿在身上,
看到這件旗袍,就像看到我一樣。”
王璐璐感動地啜泣起來。
她一直盼著抗戰勝利后就結婚。
然而,她沒有等到那一天。
王璐璐在報紙上看到陳懷民犧牲的消息后,
當場昏了過去。
之后,她便有些精神恍惚,
卻還是急急地趕到武漢奔喪。
當她得知陳懷民葬身于長江,
便一個人失魂落魄地跑到江邊。
她曾無數次地幻想過他們的婚禮。
抗戰勝利舉國同慶時,
她為他穿上最美的嫁衣,
迎上他灼灼的目光……
她穿著他送她的旗袍,
縱身跳入波濤滾滾的江中,
化成一朵浪花,與藍天白云作伴,
與愛人懷民永不再分開……
她甚至不知道,懷民在犧牲前的一個月,
在對她的無限思念中寫到:
為你,我愛戀發狂,
為你,相思成瘋你不知。
今生能否再見你?
我只愿在你唇邊再沾,
那我一生也幸福……
NO.4
妹妹寫給日軍妻子的信
震驚了全世界!
懷民走了;
懷民的未婚妻也投江自殺了;
母親因為過度傷心,哭瞎了雙眼……
▲陳懷民和妹妹陳難
短短一個月,
陳家的災難一個接著一個!
陳懷民的妹妹,原名陳天樂。
為了紀念哥哥,她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陳難”!
陳難并不是一個平凡的女子,
她17歲時,就是宋美齡的貼身警衛,
但最為人稱道的,是她跨越民族的寬容與博愛。
陳懷民拼死撞擊的日本“紅武士”,
名叫高橋憲一。
人們在打撈陳懷民的遺體時,
也一同發現了高橋憲一的尸體,
在他的上衣口袋里,
緊緊地藏著他剛剛收到的
妻子的照片和妻子的書信:
“做了飛行員的妻子,總是過著孤凄的日子。所以我時而快樂,時而悲痛,內心深處盡是在哀泣著。有時一想到已經有許多人無辜犧牲……光是死并不是榮譽的事,我是祈求你十分小心地去履行你的職責!
孩子總是睡得很熟的,這兩個孩子,每天是在大笑中過日子…… ”
美惠子1938年4月10日
看著面帶笑容的美惠子的照片
和她對丈夫溫情脈脈的話語,
對高橋憲一恨之入骨的陳難,
也忍不住留下了眼淚,
作為飛行員的家人,
她跟母親,
還有殉情的璐璐姐何嘗不是如此!
1938年5月31日,懷著巨大悲痛的陳難給美惠子寫一封信:
懷民哥堅毅地猛撞高橋的飛機,和高橋同歸于盡,這不是發泄他對高橋君的私仇。他和高橋君并沒有私人的仇很。他們只是代表兩種不同的力量粉碎了他們自己……
由于我強烈的哀傷,我就常常思念到你。想到你的整天在笑中生活的兩個孩子,和你此后殘缺凄涼的生涯……
如果貴軍閥對于中國的殘暴行為和強占中國領土的野心一天不停止,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將參加到更猛烈、更強化的斗爭中去,即使粉身碎骨,也絕沒有一人會屈服……
末了,我告訴你,我家里的父母都非常深切地關懷你,像關懷他們的兒女一般,不帶一點怨恨……
陳難 1938年5月31日
寫完這封信后,
陳難的老師把信拿給作家郁達夫,
希望他能潤色修改一下。
郁達夫看完以后說:“心靈之作,不必修改。”
這封公開信發表在1938年6月5日的《武漢日報》上。
后來被譯成多國文字,在全世界傳播。
兩個年輕男子在空中相撞,
卻在地上催生出這樣的一封信,
由一個二十歲女子寫給另一個陌生的二十歲女子,
文字早熟而透徹!
▲陳難的手跡
也許也只有在那樣的高度
生死的界限才不會那么清楚得可怕。
只是,因為日本長期的信息封鎖,
這封信直到52年后美惠子才看到!
此時,美惠子已是71歲老太太了,
她看到遠在中國的陳難半個世紀前寫給她的信,
一時泣不成聲……
NO.5
每一次起飛
都可能是永別!
“每次飛機起飛的時候,
我都當作是最后的飛行。
與日本人作戰,我從來沒想著回來!”
這是陳懷民寫在日記里的話,
這個帥氣的追風少年,永遠留在了22歲!
而在戰爭年代,
還有很多像陳懷民一樣的年輕人,
在抗日救國中血灑長空!
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永別,
每一次落地都必須感謝上蒼。
如果有可以稱為計劃的東西的話,
那大概就是為國犧牲吧。
他們明明知道侵華日軍的飛機遠優于自己,
他們明明知道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是死亡,
但是他們還是毫不猶豫地飛上前去,
只因為他們的信條是,
誓死報國不生還!
他們用鮮活的生命,
走進生命的幽谷,
開創國家的出路!
“我既完全明白,
為何我還為著你哭,
只因為你是個孩子,
卻沒有留什么給自己!”
——林徽因《哭三弟恒》
▲林徽因(右)和三弟林恒(左)
林恒在1941年4月13日的
對日成都空戰中犧牲,年僅23歲。
當年林恒放棄清華大學的學業報考航空學校,
以身殉國……
他們本擁有無數人艷羨的一切,
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
卻自愿成為了人肉炮彈……
至抗戰勝利,中央航校總共有十六期畢業生,
1700人沖天參戰,
擊落日軍敵機超過1200架,
犧牲官兵超過4321人,
平均年齡不足23歲。
▲抗戰勝利,合影上的年輕人,幾乎全部把生命獻給了藍天!
這些甘愿用一腔熱血,
縫補破碎華夏蒼穹的青年,
聲震人間,點燃閃電,
以一曲氣貫長虹的壯歌,震撼人心!
對于犧牲的飛行員,丘吉爾說:
在人類征戰的歷史中,
從來沒有這么多的人
對這么少的人虧欠這么深的恩情!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
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
八十年世事滄桑,
他們沒有走,他們只是飛向了心中的天空!
他們一路飛到了最高的天堂,
身影卻變得比巨人還要偉岸。
今天的中國,盛世安康!
英雄的故事要銘記更要傳頌,
他們為國家而死,為民族而生!
他們的精神,是照亮我們砥礪前行的火把,
更激勵新一代的中國年輕人
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上
奮勇前行!
今天,請所有中國人,
向這群壯志凌云的青年致敬!
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
80年前的犧牲,
中國人不會忘!
英雄的功勛,永垂不朽!
視頻:紀錄片《沖天》精彩片段!
(點擊下面標題和圖片即可閱讀)
—THE END—
?本文選自北洋之家(ID:bypm2016),灼見經授權發布。